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7-min.png)
剪茶枝、扦插茶枝、装车外运茶苗……3月20日,在福安市甘棠镇过洋村,茶农们正在自家茶园里忙碌着。
据悉,福安市甘棠镇是全国民间最大的茶树苗无性系繁殖基地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7年,甘棠镇培育茶苗3000多亩,出圃茶苗6亿多株,创产值1.6亿元。这里出产茶树苗有十几个品种,有金观音、金牡丹、紫牡丹、黄玫瑰、安吉、龙井等。由于培育的茶苗质量优良,一直得到贵州、山东、陕西、广西等地茶商青睐。
“全村去年培植茶苗180多亩,亩产茶苗30至50万株。每株按0.26元计算,产值可达上千万元。”过洋村村主任黄细忠说,由于产业的集聚,村庄内的一些老人、妇女等闲置劳动力也参与到茶苗的剪枝、扦插步骤中,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。
种植茶苗是一个“短平快”的项目,这对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帮助很大。通过种植茶苗,过洋村建党立卡户雷白细仅用一年就实现了脱贫。
过去,因缺乏生产资金,雷白细只能靠打零工养活全家7口人,时常需要靠邻里接济度日。为了帮助雷白细脱贫,2016年,甘棠镇政府将其纳入扶贫重点对象,并帮助他申请小额贴息贷1.5万元作为购买茶苗的生产资金。“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帮助下,从去年底,种植的茶苗陆续开始出售,由于茶苗行情看好,价格不断上升。扣除成本开支纯收入可达6万余元。”雷白细说。
今年开春,雷白细又向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30000元,用于今年茶苗的扩大再生产。
甘棠镇镇长郑信禄表示,下一步,甘棠镇还将积极与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系,为茶农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。同时还将利用镇农业服务中心为茶农提供栽培、管理、病虫害防治一系列技术服务。(记者 杨洋)